为准确、鲜明、生动展示偃师区文化旅游形象,特面向全国公开征集洛阳市偃师区文化旅游宣传品牌口号和文化旅游LOGO。本活动由中共洛阳市偃师区委、 偃师区人民政府主办,偃师区委宣传部、偃师区文化旅游局承办。
一、征集内容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文化旅游宣传品牌口号和文化旅游LOGO。
二、征集范围
面向全国广泛征集,个人、企业、高校、社会组织和单位均可投稿参加。
三、具体安排
1.征集时间:2021年9月10日—2021年10月10日;
2.评选时间:2021年10月15日—2021年10月25日;
3.获奖方案预计公布时间:2021年10月31日左右。
四、征集内容
(一)偃师区文化旅游宣传品牌口号
1.宣传品牌口号应符合偃师区文化旅游形象,准确反映偃师区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及旅游形象等,体现时代特征,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宣传效果。
2.宣传品牌口号应主旨鲜明,朗朗上口,易懂易记,利于传播,富有好创意。
3.宣传品牌口号要求不超过30个字,适合在网络、电视、报刊等各种媒体和公众场合宣传推介,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4.品牌口号要求提供完整的好创意说明,说明文字不超过300字。
5.每位参赛者投稿作品不超过3条。
(二)偃师区文化旅游LOGO
1.设计符合偃师区文化旅游形象;
2.设计美观、韵味传神、辨识度强;
3.设计需凸显偃师区文化旅游差异化、独特性,不与其他城市雷同。
4.需附好创意说明,说明文字不超过300字。
5每位参赛者投稿作品不超过3件。
五、参赛方式
1、投稿方式:一律通过电子邮件投稿。投稿时请在邮件主旨栏注明“偃师区文化旅游宣传品牌口号”“偃师区文化旅游宣传LOGO”征集字样,并填写附件,同一个作者提供2个及以上作品的,每个作品需单独填写附件。
2、偃师区文化旅游LOGO作品要求:需电子文档。限word
ppt、jpg格式,图片分辨率需大于300dpi,图片报送需jpg或tif格式。所有来稿均需附上详细的设计说明。
3.时间要求:参赛作品以电子文档形式在10月10日前报至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报送时,参与单位或个人需填写报送表(见附件),并同时提交营业执照或身份证复印件一份,将相关文件发送至大赛组委会办公室邮箱:yslycyk@163.com。 六.评选办法 本次活动的评审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原创性、好创意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等方面对参与作品进行评审。
1、主办方将聘请专家成立评审委员会,对所有应征作品进行初评,“偃师区文化旅游宣传品牌口号”“偃师区文化旅游宣传LOGO”各选出9个入围作品。
2、在洛阳日报、偃师区人民政府网等媒体对入围作品进行公布,公布期不少于7天,评审委员会结合公布意见,召开二次评审会,选出相应的奖项。其中,“偃师区文化旅游宣传品牌口号”“偃师区文化旅游宣传LOGO”最终由主办方选定。
3、评选结果将在洛阳日报、偃师区政府门户网站等相关媒体公布。
七、奖项设计
(1)偃师区文化旅游宣传品牌口号和文化旅游宣传LOGO分别设:
一等奖:1名,奖金30000元
二等奖:2名,奖金各10000元
三等奖:3名,奖金各5000元
(2)在入围作品中最终确定偃师区文化旅游宣传品牌口号和文化旅游LOGO并广泛使用。
八、参赛须知
1、投稿人需提供真实姓名和准确联系方式。
2、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作品所涉及到的著作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一切侵权法律责任均由投稿者本人承担;
3、作品一旦入围获奖,视为作者同意将作品的全部著作权归属于主办方,在后期旅游宣传推介使用该作品时不再支付稿酬。入围获奖作者不得再在其他任何地方使用该作品。
4、所有应征作品概不退稿,请投稿者自留底稿。
5、本次征集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偃师区文化旅游局所有。参加本次征集活动即视为同意并遵守本次征集活动各项规则。
九、大赛组委会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
1.偃师区首阳大厦11楼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联系人:杨国华
3.联系电话:0379-67712518 13608656626
附件:偃师区文化旅游宣传品牌口号、 宣传LOGO征集表、 偃师区基本情况
附件一:
偃师区文化旅游宣传品牌口号征集表
作者姓名 | 身份证号 | ||
联系电话 | 联系邮箱 | ||
联系地址 | |||
宣传品牌口号 | |||
好创意说明: |
偃师区文化旅游LOGO征集表
作者姓名 | 身份证号 | ||
联系电话 | 联系邮箱 | ||
联系地址 | |||
旅游LOGO | |||
好创意说明: |
偃师是昔日京畿重地,今日洛都新区。偃师总面积668.58平方公里,辖9镇4街道242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63.73万人。东周末,境内设偃师、缑氏两县,明清为偃师县。1955年,隶属洛阳地区;1983年,划归洛阳市管辖。1993年,偃师撤县设市;2021年3月,偃师撤市设区。偃师曾经热血洒沃土,赤旗铸忠魂。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杨源懋鞠躬尽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革命圣地延安等输送了刘晋清等860多名进步青年,被豫西省委誉为“红偃师”。抗战时期,为豫西抗日根据地核心,留下众多红色遗迹。
偃师如今大道连八方,陇海铁路、郑西高铁、连霍高速等综合交通道路纵横交织;未来通过规划的六县环高速、郑洛第二高速、沿黄高速、城际铁路、轨道交通等带动全面融入洛阳中心城区“半小时交通圈”,形成“四横四纵二环”的区域大交通格局。在产业发展上“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产业构成的三大主导产业,与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两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现代农业两大特色产业一起,共同构筑了“322”现代产业体系。是全国最大的三轮摩托车、新能源车产销基地,是享誉全国的“中国布鞋之都”之美。河南吸附材料院士工作站挂牌运行,中原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园正加快建设,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农业产业特色突出。小麦良种繁育稳定在4万亩,是全国重要的良种繁育基地。鲜食葡萄、花卉苗木、无公害蔬菜、休闲农业远近闻名,“偃师银条”“偃师葡萄”为国家地理标识农产品,乡村旅游风生水起。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偃师,是一座充满厚重历史底蕴又具有现代活力的古城,也是一座秉承人文特色又散发创新魅力的新区。当前,偃师正在着力打造洛阳都市圈东部经济增长极,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示范区、伊洛河流域生态保护核心区、华夏文明传承核心引领区,努力聚力融入中心城区,推动偃师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更高的台阶。
https://mp.weixin.qq.com/s/5wTOUT9bunAI5yTdBfPe4A